豫剧
曲剧
越调

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
电话:0374-3171338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文峰路46号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演出剧照

豫剧《灞陵桥》北京演出大获全胜,专家点评再获赞誉

 2017年8月22日晚7时30分,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却阻挡不住观众看戏的热情,偌大的戏院座无虚席。由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精心编排的大型新编历史剧《灞陵桥》如期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亮相,引起满场轰动。

  豫剧《灞陵桥》一改过去传统戏曲中曹操“白脸奸臣”的舞台形象,突破了以往“厚关薄曹”的文艺创作惯性,在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刻理解和高度自信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爱国、诚信、敬贤、宽容等中华美德,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豫剧曹操。

黄力杨 饰 曹操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孔凡燕、国家一级作曲赵国安、著名导演熊源伟、舞美设计王欢、灯光设计刘海源、服装造型设计潘健华共同打造,同时也是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全力打造的精品剧目和冲击国家大奖的力作。

  豫剧《灞陵桥》描写了曹操一心扶保汉祚、延揽天下英贤、竭力挽留关羽的君子气度;关羽一心护佑皇嫂、不恋爵禄、恪守结义誓言的忠义精神。本剧以独特的视角,循着中华传统文明的底色,走进曹操与关羽的内心世界,抒写他们的“仁德”与“忠义”,更抒写他们为践行“仁德”“忠义所付出的战胜自我的勇气与诚信。

  该剧讲述的是东汉建安五年,曹操率军东征徐州,击溃刘关张。关羽被围土山,在与曹操三约之后,携刘备的甘、糜二夫人来到许都。为了广揽人才,扶保汉室,曹操对关羽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赠之以物、封之以爵,希望他能够留下来共谋大业。

  关羽因与刘备有“誓共生死,不可背之”的承诺,始终不为所动,在帮助曹操诛杀袁绍部将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并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护送两位皇嫂北上寻兄。曹操经过反复权衡,最终说服部下,以极大的宽容和爱护,成全关羽的义举,亲自到灞陵桥头赠袍相送。

  该剧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土山之邀、面君拜将、白马之战、皇嫂误解、抚琴吟诗、河边谈心、灞陵惜别等场景,把曹操和关羽曲折复杂、矛盾交织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出来,塑造出崭新的人物形象,歌颂了曹操仁德、爱才和关羽忠义、诚信的中华传统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全剧以流畅的文学语言、灵动的舞台表现、形象生动的唱腔音乐、空灵简洁的舞美设计,行当齐全的演员阵容、严谨到位的精湛表演,构成了恢弘大气、精致传神的舞台呈现,反映出许昌厚重的三国历史文化。

  在舞台呈现上,场面恢弘大气,调度有方,错落有致,画面感极强,包括演员的圆场台步,都独具匠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人入胜;武打设计既不失传统,又充满创新;舞美设计空灵简洁,艺术再现了古代战场刀戟碰撞、战马嘶鸣、万箭齐发的厮杀场面,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唱腔根据演员的嗓音设计,对推动塑造人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灞陵桥》演员阵容整齐,表演认真到位,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尤其是饰演曹操的黄力杨和饰演关羽的张轩两位演员,心理刻画准确到位,情感真挚感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豫剧名家任宏恩饰演的“七哥”,虽戏份不多,却是点睛之笔,一个原本很严肃的主题因这个角色的设置给人一种轻松之感,回归到了戏剧本体,让人感觉很美。

  演出结束后,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的亲传弟子李洪彬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任宏恩又分别加唱了豫剧《大登殿》和《人欢马叫》选段,赢得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根据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组委会“一戏一评”的安排,当晚演出结束后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由许昌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志伟主持,文艺界专家徐晓钟、苏丽萍、邹德旺、江逐浪、杨晓华、石岩,河南豫剧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青,河南豫剧院办公室(党办)副主任姜菱,许昌市人大副主任艾祥涛、许昌市副市长赵淑红、许昌市政协副主席秦春梅,许昌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宏阳,《灞陵桥》主创人员孔凡燕、赵国安、熊源伟、王欢、李建甫等,主要演员黄力杨、张轩、任宏恩、李金榜等参加了会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央电视台文化十分、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大河报、北京青年报、许昌电视台、《魅力中国》杂志社、恒品文化·戏缘等新闻媒体列席了研讨会。

  与会专家对该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灞陵桥》一改过去传统戏曲中曹操“白脸奸臣”的舞台形象,突破了以往“厚关薄曹”的文艺创作惯性,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豫剧曹操。虽有别于传统戏中对有关人物的塑造,但从观众的反应来看,该剧对曹操、关羽等人物塑造的非常成功。

  专家们期望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打造出更多更好的与三国文化有关的豫剧精品剧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专家们也对该剧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便于该剧进一步加工提高。

    程志伟(许昌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首先我代表许昌市委宣传部和许昌市文广新局以及《灞陵桥》剧组全体演职员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亲临现场观摩、指导。

 吕青(河南豫剧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我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展演月的情况。河南豫剧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豫剧节,时间是从8月4日至9月11日,共有21个院团29台剧目30场演出。举办过程中,我们精选了其中的25台优秀剧目晋京演出,时间从8月7日至9月7日。今天邀请各位专家对《灞陵桥》剧目进行研讨,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剧目进一步改进、提高。

  黄力杨(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主任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光临研讨会!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是许昌市豫剧团、曲剧团、越调剧团三个团合并组成的,有演职员200多人。三团合并,资源的丰富凸显出来,演出阵容更加强大,我们剧团一直活跃在中原大舞台,为基层老百姓演出,这为打造精品剧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许昌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是曹操、关羽两个重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地,灞陵桥就位于许昌境内,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排演反映两个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剧目,这是我们打造新编历史剧《灞陵桥》的初衷。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和主创人员反复推敲论证,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为剧目创作出谋划策。为了精心创作这部戏,我们放弃了100多场演出的机会,期间我们这部戏参加了许昌市打造三国文化周活动和许昌市戏剧大赛,这次又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的演出,在这里我要感谢河南省文化厅和河南豫剧院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感谢各位专家为我们的剧目把脉问诊,为我们以后的进一步加工、提高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打造这部戏。

  邹德旺(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直属党支部书记

  今晚我带了20多位研究生观摩学习这部戏,我是带着非常高的热情看完这部戏的。我认为,河南非常重视戏曲文化事业,注重挖掘和打造有当地文化、当地人物和当地风情的剧目,而灞陵桥就在许昌,所以我对《灞陵桥》非常期待。

  这部戏成功地塑造了曹操和关羽两个不同的人物。在过去的戏曲舞台呈现的曹操大多是白脸奸雄,通过主创人员和演员精心打造的《灞陵桥》,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曹操。这个人物,让观众认可了,就是成功了。曹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看着黄力杨塑造的曹操,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京剧的《曹操与杨修》,曹操与杨修由于两个人性格的差异,导致曹操杀掉杨修的悲剧发生。而豫剧《灞陵桥》中的曹操没有杀掉关羽,既表现了曹操爱惜人才的胸怀,又彰显了关羽的人格魅力和忠义情怀。

  其中“惜别灞陵桥”一场,特别令人感动。郭沫若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一篇“为曹操翻案”的文章,并创作了京剧《蔡文姬》这部戏,试图通过一部戏来改变大家对曹操的不好印象。今晚《灞陵桥》的演出,通过唱念做打的表现,导演完全掌控了戏曲手段和舞台调度的规律,包括锣鼓的运用,黄力杨在舞台上不单用唱腔和表演的特色来运用司鼓在舞台演绎的形式,还用戏曲表现的手法,传承、发展戏曲,用戏曲元素和手段来打造这部剧目。这部戏没有模仿其他戏,突出了自己的特色,是非常成功的一部戏,值得敬佩。我希望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能够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戏,奉献给北京观众,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建议:

  “惜别灞陵桥”一场,舞台调度需要调整。告别时,关羽应该走上桥,然后向电影推拉镜头一样,慢慢地走远,这样感觉会令人更加感动。后面两个大木板块,可以去掉。舞台上有两岸的芦苇,已经能代表了。

   杨晓华(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副主任)

  一、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剧目,我看一次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与关羽两个人物的成功塑造,应该成为中国戏曲人物画廊里不朽的形象。在曹操霸业兴起的许昌,打造这部戏,非常有价值和意义,这部戏是一部有精品气质的新编历史剧。

  中原大地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曹操和关羽两个重要历史人物生活和创功立业的地方,这里是他们精神的故乡,是他们事业的故乡,因此在中原之地许昌打造这部戏,非常契合。我感觉最有强烈冲击力的是最后的谢幕——曹操与关羽两个人物环绕两圈,相互拱手谢幕。这一谢幕方式,表现了两个人物英雄相惜的情怀,是对人物精神的升华,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部戏塑造的两个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他们所具有的伟大人格魅力和正气,给我们心灵以强烈的撞击,这是感动得我落泪的主要原因。我们的民族历经苦难,三国时期更是战乱年代,复杂的社会矛盾,人们面临矛盾,需要艰难的抉择、心灵的搏斗。正是在这样的复杂矛盾中,砥砺前行才发挥了作用。关羽不断得到人们的崇拜,是与中华民族的艰难历程和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的,这是这部戏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二、导演熊源伟这些年在戏曲舞台上的实践和探索,是值得在学术上进一步探讨的。《灞陵桥》的演出不是简单地把我们通常理解中的三国戏中的矛盾具象化在舞台上处理,而是有一些哲学思考的探索和突起。人们之所以对关羽膜拜,就是出于他对结拜兄弟刘皇叔的忠诚和情感,这种情谊已经超越了一切情感,毫无任何功利的追求,体现了关羽高尚的人格魅力。

  为什么我们对关羽的定位一直给予很高的地位,更重要的原因是刘皇叔身上具备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对道义的尊奉,在这一点上,刘皇叔与曹操这两个执政者,两个人的精神境界,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后代人为什么肯定刘皇叔道德的完美,而对曹操有所微词的重要原因。关羽对刘皇叔的衷肠和情感,不简单的是朋友和兄弟之间的情谊,而是对光复汉室、一统天下,这样一个天下道义的担当。所以,关羽的大义和大道的崇高性,在剧中的后半部分点出了主题内涵。

  这部戏中,曹操的塑造遵循了传统艺术中人们公认的事实,曹操的确有奸雄的一面,在剧中他把报信者杀掉的残酷无情,理解了传统的形象。但曹操和关羽的互动中间,对关羽的情怀,又迸发出人性的光辉。曹操对关羽的欣赏和崇敬,似乎把面对大海的情怀,带到了对人的情怀,这样人物就更丰富了,也打动了我们。

  现在曹操的脸就不是浓油彩的白脸奸臣形象,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曹操,希望对人物的刻画有新的动作、新的探索。剧场的演出效果说明这部戏是成功了,让观众认可了。更重要的是把曹操和关羽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相互撞击、摩擦,相互尊重对方的性格和思维逻辑的发展,体现了导演的驾轻就熟、举重若轻地对整个剧目思想高度的把握。总之,这是一台优秀的充满正气的舞台剧目,树立了中华正义和中华美学的勇气和胆识。

    徐晓钟(中国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

  一、曹操和关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的两个重要人物。重新塑造人物,重新立意、重新解剖,很有勇气、很有胆识。

  二、这部戏揭示了曹操和关羽的心灵,解剖人的灵魂,刀法用得很深、很锐利。关羽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面对天子赐金印和曹操的厚待,让他内心有波动。通过他心理的独白“丞相恩孰重孰轻把我困”“负义人保国臣谁是谁非”,进行性格和心理解剖,解剖灵魂,解剖人性,走出了一大步。

  现代观众都有不同的审美、不同的人生追求。既有很高的思维,又考虑适应观众、走近观众。用健康的审美观念去启迪和培育观众,而不是一味地迁就、附和观众,败坏审美观念。通过作品,可以领略到剧团领导和主创人员有智慧、有勇气、有良知,值得敬佩!

   苏丽萍(光明日报高级主编)

  这部戏大气、精致,有大团的气质。作为一个地方剧团,表现出来的风貌让我非常惊喜。曹操在以往的戏曲中一向是白脸奸臣,《灞陵桥》中曹操的新形象是正面形象,他与关羽的对手戏非常精彩、耐人寻味。在如何挖掘当地的历史名人和当代名人方面,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做了成功的探索。

  曹操对关羽的厚待,就为关羽华容道放曹操,有了更多的说服力。曹操不忍心杀关羽,关羽也不忍心杀曹操,就有一种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两个来自不同阵营、不同立场、不同的理想追求的英雄人物,在忠义这一点上,达到了共通。整个戏有文有武、张弛有度,观众看着很过瘾!有喜剧的情节,如将官被吓跑和七哥的戏很有喜剧气氛,轻松、有趣,应该再适当增强一点。因为这不仅保持了乡土气息,起到调节戏剧气氛的作用,还不会有损戏的整个品质。

  建议:

  曹操写得有点过于正面,相比而言,关羽的形象有点弱。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自争霸,他们各怀心思,目的并不是真正为了光复汉室。所以曹操说他是为了光复汉室,关羽很容易就相信了,这样就使关羽的形象有点单薄。这些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江逐浪(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这部戏突破了老戏中把关羽当成一个形象代言的观念,突破了过去三国戏。三国文化充满权谋术策,人和人之间带着权谋,带着厚黑关系。如果青年人过多的看三国戏,会忽略了三国文化背后的内涵价值。这部戏是对传统戏的突破,开始仍然有权谋的一面,杀掉报信者,众人说服曹操杀掉关羽,曹操也是有动摇的。在他的观念中,天下是我的天下,谁要妨碍我的天下,谁就会被杀掉。但最后曹操没有杀关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观念升华了,他从“我的天下”到“天下公有”,他从关羽身上看到了关羽的忠义,看到了刘备身上所体现的仁义天下的儒家思想价值观,看到了他对理想和价值的追求。关羽征服了曹操,曹操的观念因此升华为“天下人的天下”。这一点就很接近儒家的思想。在那一瞬间,曹操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

  《曹操与杨修》中曹操没有达到这个高度。过去的戏都是现实主义者打败理想主义者,在这部戏中,关羽用理想主义征服和感化了现实主义的曹操。我们都有理想主义的憧憬,希望我们的作品中有理想主义的光芒释放出来。

  我建议这部戏可以再加一把火,曹操和关羽坚持理想和信念,曹操的坚持是为了成就霸业,关羽的坚持不只是他和刘备的兄弟情谊,更应该大气一些,要上升为家国情怀,要让老百姓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这部戏的主题“英雄不同路,惜别灞陵桥”,英雄气度很足,如果再加一把火、添一把柴,就会把曹操和关羽各自的理想、价值观进一步升华,让观众更受感染。我终于在三国戏中更多地看到理想主义者击败现实主义者,给我的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

   赵淑红(许昌市副市长)

  欢迎各位专家莅临现场观看演出,感谢各位专家从表演形式、戏剧内涵和气质方面给予的高度评价,提出了中肯建议。专家的点评是非常宝贵的,是我们改进剧目的动力。我们一定进行梳理、研究,不断打磨提高,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给观众带来更好的精神享受。同时,也希望各位家能够持续不断地关注许昌的戏剧事业。

北京观众反响强烈,对《灞陵桥》一剧进京演出期待已久,观看后颇受大家喜爱和热评,并通过各种途径联系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表示祝贺!

 

 

 

北京观众张志强看完演出,连夜写了对《灞陵桥》一剧的评价,剧评原文如下:

 

 

8月22日傍晚北京城滂沱秋雨骤降,但长安大戏院内座无虚席,有些资深戏迷以为许昌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演出的《灞陵桥》是一出恢复多年未演的骨子老戏,拿到精美的节目单,才知道这是一出新编历史剧,听许昌戏迷说这出大戏的排演时间才7个多月,北京的戏迷在拭目以待。大幕拉开,金戈铁马,风云际会,全场观众无不震撼,雷鸣般的掌声不计其数。全剧结束演员谢幕时,观众达到狂热,掌声、叫好声震耳欲聋,观众们迟迟不肯离开,豫剧艺术家任宏恩和李树建的弟子李红彬以清唱答谢热情的北京观众。

 

散戏后观众们在雨中探讨《灞陵桥》的成功,大家一致认为《灞陵桥》具有史诗性,两个半小时的戏展现了几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凝聚了若干千古流传的历史人物。

 

 

散戏后的观众,久久不肯离去……

 

 

 

戏从关羽兵败土山开始,曹操鸣金收兵保护关羽,答应了关羽降汉不降曹的三个条件。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更使得曹操认为关羽是天降神将,赠金封侯,放下身段在河边与关羽叙心明志,一切都为了能让关羽为东汉力挽狂澜,在曹、袁即将大战之夕,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军中,关羽毅然护送二位皇嫂与刘备会合,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投敌,但是曹操为了成全关羽的心志,践行自己的承诺,在灞陵桥赠金赠袍,灞陵桥就在许昌城西八里的清泥河上。戏有史实,《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曹操追求国家一统,所以他那大政治家的胸怀、宽容大度的气魄是自然的、舒展的,《灞陵桥》演出了真实可信的曹操。

剧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符合时代的化妆、行头、道具、台步,也构筑了《灞陵桥》的史诗性。

《灞陵桥》最重要、最突出的艺术性在于它大气磅礴,直面冲突。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曹操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关羽是儒释道尊为圣贤的人物,《灞陵桥》酣畅地演绎了这两位杰出人物的风云际会,直白他们的内心世界。曹操大段倾诉内心情感的戏似乎只见于《曹操与杨修》,《灞陵桥》中,曹操在一孔百叶窗的月亮门前抚琴吟诵自己的诗篇《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此神合曹操的心境,真是剧作者的神来之笔。曹操对关羽说:“人谓吾乃汉之奸贼,吾废帝自立乎?”曹操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警、自励。历来戏曲皆白脸奸曹,而《灞陵桥》正视历史,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给中国戏曲舞台树立了忧国忧民、爱才敬贤的曹操。关羽也不是一步登上圣坛的,在《灞陵桥》中就有他气节的脚印。

 

 

演出前的走台

台上台下,辛苦如斯

 

 

 

豫剧本来是有三国大戏的,文武兼备,但是近几十年来这种回肠荡气的历史正戏,却很少见,《灞陵桥》为豫剧剧目献上了司母戊一样的重鼎,相信五十年后许多剧种都在演《灞陵桥》。

   《灞陵桥》的精彩在于主演和所有演员的深入人物。黄力扬饰演的曹操,心有韬略但可以直抒胸臆,英明决断但面对英雄能收回成命。在关羽即将离去时,曹操言道:“吾若战败,落入君手,君当若何?”面对如此的坦诚,哪位观众还会再坚持奸曹之见?黄力扬以生行演曹操本身是戏曲习惯上的一个突破,黄力扬演出了一个仁德宽容、有文化的曹操也是一个突破。黄力扬击鼓助阵、抚琴吟唱、诗作念白都赢得了轮番不歇的掌声。以黄力扬的气场、气度而论,称他是豫剧尚长荣似乎也未尝不可,我极力希望黄力扬能拜尚长荣为师,这不是黄力扬个人的事,而是事关许昌豫剧、许昌三国文化。

 

关羽的扮演者张轩一招一式、一唱一念都有关老爷的风采,张轩本人是大眼睛,但是他一眯缝眼,真是关老爷的“凤目”。张轩善唱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他唱来驾轻驭熟,张轩的关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汉献帝身边的小太监,虽然没有一句台词,演员冀路阳那亦步亦趋的小碎步,真有时代感。

曹操夫人演的也很有气度,符合汉相夫人的身份。任宏恩老师是著名豫剧艺术家,几句台词简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这次进京演出一大收获是北京戏迷认识了黄力扬、张轩,认识了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原来就知道毛爱莲、桑振君、任宏恩、汤玉英等艺术家。

 

 

演出前的动员大会

辛勤与汗水

严阵以待

 

 

 

《灞陵桥》的华彩在于近百人的舞台人物亦文亦武,以及大写意的舞台调度、诗意的场景、汉代的服饰、化妆。汉献帝的宫室舞台上是简约的,但是极具皇宫殿宇的感觉。最后一场,灞陵桥的画面与实际的灞陵桥并不相同,但是突出了秦砖汉瓦的视觉感受。

从全国戏曲舞台来看,《灞陵桥》是一出不可多得的好戏,经过不断的提粹,必会成为经典之作,各种奖项并不是最重要的,流传给后代是最重要的。

热烈祝贺《灞陵桥》在京展演大获成功!

               ————北京观众张志强

 

 

豫剧《灞陵桥》, 长安大戏院,完美收官

友情链接:许昌电视台 中国网
版权所有: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文峰路46号   电话:0374-3171338
   豫icp备COPYRIGHT 2010-2012